课程回顾:马大中文系.台湾文学的摇篮: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台湾诗歌翻译比赛与在线点评」

台湾诗歌翻译比赛日期:2021年8月7日——2021年8月27日

在线点评日期:2021年9月3日

地点:Cisco Webex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和「台湾文学的摇篮: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联办了「台湾诗歌翻译比赛」,收稿日期为2021年8月7日(星期六)至8月27日(星期五),此次参赛作品共有91篇。「台湾诗歌翻译比赛」的在线点评则于2021年9月3日(星期五),下午8时至10时,于网上Cisco Webex平台进行,共有142人出席。

此次分别从台湾文学工具箱及马来西亚国中/独中华文教科书上选出六篇台湾诗歌:

台湾文学工具箱马来西亚国中/独中华文教科书
杨泽《雨日·女人no.12与35》余光中《今生今世(〈母难日〉三题之一)》
周梦蝶《菩提树下》郑愁予《错误》
向阳《阿爹的饭包》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参赛者可从中挑选段落(不少过10行)将其翻译成马来文或英文。当中翻译成马来文的一共有39人,翻译成英文的则有52人。在这六篇诗歌中,最多人选择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33%)进行翻译,其次是余光中《今生今世(〈母难日〉三题之一)》(30.8%),其中原因可能在于这两篇诗歌不论用英文或是马来文都比较容易翻译,再来诗中意境也比较容易领略,因此多数参赛者都选择这两篇诗歌进行翻译。最少人选择的是周梦蝶《菩提树下》(5.5%)和杨泽《雨日·女人no.12与35》(6.6%),次数最少的原因在于这两首诗都不容易进行翻译,周梦蝶《菩提树下》的意境较为晦涩难懂,而杨泽《雨日·女人no.12与35》中的一些词语则难以找到合适的字翻译。向阳《阿爹的饭包》有15.4%,即14人选择翻译;郑愁予《错误》则是8.8%,有8人选择此诗进行翻译。

此次比赛的评审为马华作家林健文和吕育涛。林健文毕业于马来西亚工艺大学工业科学系,曾参与工大文学组织「孤舟工作室」,出版合辑《本城花展》。他的创作以诗为主,曾获星洲日报第六届花踪文学奖新诗推荐奖、第四届花踪文学奖新诗佳作奖等,并有部分作品收入《马华文学读本I──赤道形声》及《有本诗集:22诗人自选》。吕育涛则是毕业于美国康贝尔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现为投资银行计算机部资深经理。其曾获台湾时报文学奖、花踪文学奖、海鸥文学奖、马来西亚优秀青年作家奖等,着有诗集《在我万能的想象王国》,《黄袜子·自辩书》等。

左为吕育涛,右为林健文

在91篇参赛作品中,初审阶段便挑选了30篇作品,其中翻译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和余光中《今生今世(〈母难日〉三题之一)》各有7篇,杨泽《雨日·女人no.12与35》有5篇,向阳《阿爹的饭包》和周梦蝶《菩提树下》各四篇,郑愁予则有3篇。

在在线点评环节中,林健文和吕育涛先为大家讲解翻译的定义,之后再说明他们的评审标准。翻译涉及原文语境的转换和重构,来获取文本的信息。两位评审认为翻译行为并非一种寻找同义词的单纯机械性的事情。在进行翻译时,不能对作者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个性特征有减损,也不可增补。他们也认为译者应当努力消除原语和目标语之间因时间距离和语言差异所造成的误解,从而达到对作者思想的准确理解与解释。

在进入作品点评之前,他们也对以上6篇台湾诗歌进行简单的解析。余光中的《今生今世(〈母难日〉三题之一)》里有三首可让参赛者选择要翻译的段落,即「今生今世」、「矛盾世界」和「天国地府」。「天国地府」讲述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纠缠,故以脐带和电话线形容其思念是非常贴切。第83篇作品只选择了当中的一小段进行翻译,即从「但是她住的地方 不知是什么号码」至「那不耐的接线生 卡挞把线路切断」。这让两位评审感到十分惋惜的,因为他们认为只翻译一小段很难表现原文的意思,至少要翻译到「算是电线呢 还是若断若连的脐带」这一行才算能表达出脐带和电话线之间的意义,否则就失去了作者在原文里企图连接人间和地狱的想象。第42篇作品选择了「今生今世」进行马来文翻译。两位评审赞赏该译者的翻译很好,翻译作品中情绪的转换和原文非常接近。同时,译者使用了马来文「aku」(我)和「kamu」(你)的简写「ku」和「mu」,让译文读起来更有亲切感和顺口。第35篇作品则选了「矛盾世界」进行英文翻译。两位评审表示「矛盾世界」是延续了「今生今世」中叙述作者与母亲互动的情怀,主要的意思在于表达快乐/悲伤,哭/笑,天/地等之间的情绪转换与描写,而第35篇作品有把作者主要情绪表达出来。

在这六篇台湾诗歌中,两位评审一致认为向阳《阿爹的饭包》是较容易进行翻译的,因为诗歌内容贴近马来西亚甘榜(kampung)生活,以马来班顿(pantun)或马来诗歌(sajak)形式进行翻译的话便容易显现浓厚的乡村味道。两位评审评论第67篇作品的一些部分过于直译,作品虽以马来文翻译,但翻译手法偏向英氏诗歌,而马来文诗歌会如同原作一样倾向于断行式。两位评审赞赏第1篇作品的翻译相当好,但似乎犯了一个小错误,就是改变了原诗的格式。此作品以马来文写成班顿的格式,使翻译作品有了增加或删减原文的特性。

两位评审认为杨泽《雨日·女人no.12与35》这首现代诗非常有英式诗的味道,杨泽眼睛看到的情景其实反映了一个时代和一代人的感觉与思想。诗中的「水银路灯」、「Kent牌香烟」、「大粒钻戒」、「霓虹的红雨」等字眼难以找到适当的英文词汇或马来文词汇替代,对译者来说是较为困难的部分,而他们认为第66篇作品的翻译较为贴近原文的意境与氛围。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是最多人选择翻译的诗歌。两位评审认为这首诗带些禅意,以翻译方式来完全表达诗中的意思是有些困难的,因为这首诗隐约间说的是缘分,但最美丽的其实还是等待,即遇见以后也是下一次等待的开始。他们认为第40篇作品写得很好,有把原作的意思表达出来。

林健文认为郑愁予《错误》是很难翻译的诗,文中的「江南」、「三月」等字眼带有一定的地点和时间意义,直译便会带不出原文的感觉。在所有《错误》的译文作品中,许多参赛者把「江南」翻译成「Jiang Nan」或「Yangtze River」,林健文表示如果读者是非华裔的话,他们或许就感觉不出「江南」一词的文学意义。另一篇比较难翻译的是周梦蝶《菩提树下》,尤其是禅意的部分,要如何让在翻译的过程中让读者读出中文诗歌里的禅味是非常考验译者的功力。吕育涛以第16篇作品为例,表示该译文属于直译式,没有表达出禅意,因此读起来也失去其原味。

最后,林健文与吕育涛一起揭晓成绩来结束此次的在线点评。成绩揭晓的结果如下:

优秀作品特优作品
张永怡——杨泽《雨日·女人no.12与35》刘紫晴——余光中的《今生今世(〈母难日〉三题之今生今世)》
陈婉婷——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陈嫣然——余光中的《今生今世(〈母难日〉三题之矛盾世界)》
梁惠剑——郑愁予《错误》

文字报导:陈洁仪(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台湾文学的摇篮:马来西亚推动台湾文学计划项目人员)